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精神状况,心理承受力等各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困扰和限制,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疾病不请自来,因而,老年人掌握一些保健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自我预防,自我调整,自我保健极为重要。
1老年人的膳食营养
1.1平衡膳食,注意营养: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活动量少,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对热能的摄入量也相应减少,饮食上应该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避免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可以多食用优质蛋白,这对提高记忆力,增加免疫力有一定的益处。
1.2补充维生素和必须微量元素:人体的微量元素有40多种,必须补充的有25种,蔬菜瓜果中维生素A、C含量较多,海带、紫菜中钾、铁、碘的含量较多,花生、核桃、芝麻中含有锌、硒、铜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这些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此外,老年人钙质流失多,易患骨质疏松,尤其要注意钙的补充,虾皮、芝麻、奶类及其制品含钙量高,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
1.3合理搭配,三餐定时定量:秉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粮合理搭配的原则,粗粮中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欲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粗粮所含食物纤维可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增加,防止便秘的发生。在三餐搭配上,要定时定量,吃饭七分饱,减轻肠胃负担,使消化系统得到适当休息,才会充分发挥肠胃功能,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4保持食物酸碱平衡: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日常膳食中注意酸碱食物的搭配,多食用水果,蔬菜,海藻类等碱性食物,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有一定的好处。
1.5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食物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食油量不超过25克。
2老年人的运动保健
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
2.1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2.1.1运动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调节情绪,使人心情舒畅,从而消除疲劳、紧张等不良情绪,对于失眠的老人来说,晚饭后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
2.1.2增加心肺功能:运动后血氧饱和度增加,提高心肌兴奋性,扩张冠状动脉,从而达到降血脂,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2.1.3对骨骼影响:运动可强筋健骨,增强关节的活动性和灵敏度,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2.1.4运动可增加胃肠功能:运动可使胃肠蠕动增快,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2运动方式的选择:选择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跳舞、游泳、太极、健身操及球类运动等,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开始时运动量不宜过大,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运动后的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年龄的数值,更不要带病运动。切记:欲速则不达。通常以运动后不出现头痛、胸闷、心慌气短、疲劳等症状为宜,否则即是运动量过大,需要调整或暂停。
3老年人心理健康
3.1老年人心理问题: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人),丧失劳动力后,经济来源无保障、或因丧偶、子女分居等社会因素加上自身生理功能或状态出现退行性衰老变化,出现疾病的困扰,很多时候力不从心,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孤独无助甚至悲观厌世等心理特征。
3.2老年人的心态调整:
3.2.1保持积极心态,乐天安命,知足常乐。接受衰老和疾病的事实,从实际出发,过好每一天。
3.2.2保持社会交往,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些退休老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重新返聘到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愉快。有些老人可以回归家庭,帮忙照顾孙子,外孙,分担儿女的劳累,享受天伦之乐。
3.2.3让生活富于情趣,老有所乐。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琴棋书画、种花养鸟、钓鱼等,既增加了对生活的热爱,又可在活动中结识朋友,丰富业余生活。
4戒烟限酒
吸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癌症等。少量饮酒一般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过量则可导致酒精肝,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等危害。为了身体健康,老年人更要戒烟限酒,由于几十年的习惯很难马上戒掉,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少抽到不抽。
总之,有规律的生活,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戒烟限酒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证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