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中国多肽网欢迎您!帮助中心投诉建议

热门搜索:

资讯中心

FDA对常用抗疟药下黑框警告 青蒿素或再受热捧

浏览:0 日期:2013年08月02日
摘要: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通知公众注意最近更新的关于抗疟疾药物盐酸甲氟喹的“黑框警告”:服用该药,可能具有导致患者产生精神或者神经副作用。据悉,FDA的“黑框警告”是提示服用药物潜在风险级别最高的一种。
目前,FDA已经修改了该药的处方信息,增加了可能会诱发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的副作用等内容,从而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用药指导。可能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头晕,身体失衡或耳鸣。而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包括焦虑,多疑,情绪低落或者产生幻觉。
疟疾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常见病,中国就是一个饱受疟疾侵扰的国家。人患疟疾后会产生周期性高烧和寒战的症状,所以也俗称为打摆子。中国古人把疟疾被称为“烟瘴”,认为是飘浮的雾气导致人们中毒。
1880年,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法国医生夏尔?拉韦朗在疟疾病人体内发现了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并确定它是导致疟疾的直接原因,这种致病原便是疟原虫。为此,拉韦朗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7年,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证明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给人的,为此,他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项发现已经奠定了人类抗击疟疾的基础。
最早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一种取自于金鸡纳树树皮的药物。1934年科学家合成了疟疾特效药之一氯喹,但因其毒副作用至少被搁置了十年之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其实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疟药物,1947年才被引入临床实践,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遗憾的是,之后出现了一些对氯喹产生抗药性的疟原虫。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青蒿素的特点在于快速抑制原虫成熟。体外实验表明,青蒿素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有直接杀伤作用。而且,青蒿素的作用相当于氯喹的1.13~1.16倍。对源自青蒿素的一些药物进行研究发现,在青蒿素、蒿甲醚及青蒿酯钠的抗疟效应中,青蒿酯钠效果最好,为氯喹的16倍,为青蒿素的14.3倍,青蒿素和蒿甲醚的抗疟效果与氯喹相近。虽然青蒿素亦可诱发疟原虫的抗药性,但比氯喹慢得多。
青蒿素强大的抗疟性使世界上数亿人受益。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青蒿素获国际肯定后,一度受到热捧。FDA对盐酸甲氟喹的”黑框警告”一出,也许会再度引发一股“青蒿素热潮”。

 
上一篇:Science:药物绑定靶蛋白的效果首次可直接测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 九生堂“肽牛”葛根肽饮料(300ml)
  • 九生堂肽酒(300ml)
  • 九生堂胶原蛋白肽修护面膜
  • 九生堂大豆多肽饮品
  • 九生堂苦瓜多肽饮品
  • 三九蛋白肽口服液精品装

评论

姓名: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