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大脑中关键成分的含量要低于非抑郁症患者。而最新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关键成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蛋白,其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含量远高于非抑郁症患者。
研究首次确认一特定蛋白与抑郁症有关
这一研究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和普利兹神经精神疾病研究协会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脑的重要部位中,抑郁症患者的FGF9蛋白含量要比非抑郁症患者高出32%。实验表明,人为提升实验鼠体内FGF9蛋白含量,会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产生,而增加实验鼠面临的外界压力,则会导致FGF9蛋白水平上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日报道,该研究团队收集了36个抑郁症患者和56个非抑郁症者所捐献的大脑样本。通过三种不同的微阵列基因表达研究法,以及“定量PCR”实验,研究人员观察了所有已死亡大脑,特别是大脑海马体中仍然存在的遗传活性成分。海马体是掌管大脑记忆、学习和控制压力的重要部位,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要比正常人小一些。全部实验结果都显示,抑郁症患者大脑中FGF9蛋白的含量更高。
论文第一作者伊莉斯·奥尔巴赫表示,他们的研究首次证明FGF9蛋白与抑郁症有关,这种蛋白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重要部位非常活跃地存在着。
通常认为,降低体内某种过剩物的药品,要比提升体内某种物质含量的药品产生的副作用小。故而研究团队声称,他们能开发出一种更好的抗抑郁新药,以控制体内FGF9蛋白水平为目标,最终使数以千万计的抑郁症患者受益。
相关链接
抑郁症是现代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多数患者是在出现心情抑郁和意志消沉等症状时才去医院就诊,也往往靠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自身经验主观诊断。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通过检验血液的一项指标就能诊断抑郁症。
广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山胁成人和副教授森信繁率领的研究小组报告说,血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能够作为诊断抑郁症的指标。新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一种像血糖或血压值那样科学、客观诊断抑郁症的方法,并开发出治疗药物。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细胞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与记忆、学习和神经发育等脑功能密切相关,主要位于中枢神经中。
当精神呈紧张状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量和功能都会降低,所以被认为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前的动物实验也曾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有密切关系,但是没有发现血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与抑郁症有何关联。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电子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得到20名抑郁症患者和18名健康人的血液,分析了血液中合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发现了抑郁症患者特有的模式。
他们发现,在有可能出现甲基化的35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之间有29处存在明显差异。
甲基化是指向有机分子引入甲基的过程,一般是以甲基取代氢原子。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过程由酶催化,可以涉及基因表达的调整、蛋白质功能代谢以及核糖核酸(RNA)的代谢。
研究人员说,将甲基化程度作为指标来诊断抑郁症,需1.5万日元(约合195美元),2天内可以得出结果。山胁成人说:“今后将继续收集数据,调查投放抗抑郁症药物、病状的变化与甲基化程度变化的关系,确立诊断抑郁症的客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