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中国多肽网欢迎您!帮助中心投诉建议

热门搜索:

资讯中心

国家食药监局:进口贴牌保健食品拟禁产禁售

浏览:0 日期:2013年10月10日
摘要:
继婴幼儿配方奶粉禁止贴牌生产后,中国拟用最严厉的监管,治理保健食品产销及虚假宣传乱象。

国庆长假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方网站征求对三个保健食品监管新规的意见,其中《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规定“不得生产、经营和进口贴牌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贴牌生产,在中国非常普遍。2012年,引发社会关注的“螺旋藻涉铅”事件,即是起因于“低价贴牌生产”和保健食品“蓝帽”批准文号的买卖。在今年开展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中,国家食药总局也直指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宣传环节乱象丛生,非法添加药物,伪劣食品宣称能治愈疑难杂症等案例比比皆是。相关负责人甚至坦言,目前,媒体上充斥的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是虚假宣传。

此外,目前在市场上非常普遍的片剂、胶囊、口服液、冲剂等保健食品,也可能被严查。如仅取得食品生产许可(QS标志),国家食药总局拟于2014年1月1日起,禁止其以片剂、胶囊、口服液、丸剂等形状生产销售;禁止营养补充剂宣称有保健功能。“凡声称保健功能的上述产品,须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方可生产和销售”。

同时,国家食药总局正在征求意见的《保健食品说明书标签管理规定》要求,保健食品说明书和标签中不得标注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禁止保健食品使用具有描述性或者欺骗性夸大宣传的商标。

延伸阅读:什么是“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一词源自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英文原义是原始设备生产商。在我国往往从不同角度称之为“贴牌生产”、“代工生产”、“委托生产”、“委托加工”、“定牌制造”、“生产外包”等。虽然称谓各异,其本质都是指拥有优势品牌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运距,抢占市场,委托其它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并向这些生产企业提供产品的设计参数和技术设备支持,来满足对产品质量、规格和型号等方面的要求,生产出的产品贴上委托方的商标出售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

 
上一篇:食药监总局欲重申:食品不能做成片剂及胶囊形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 九生堂“肽牛”葛根肽饮料(300ml)
  • 九生堂肽酒(300ml)
  • 九生堂胶原蛋白肽修护面膜
  • 九生堂大豆多肽饮品
  • 九生堂苦瓜多肽饮品
  • 三九蛋白肽口服液精品装

评论

姓名: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